一份關于市政建設PPP的指導意見即將出臺,發文單位是住建部和財政部。據透露,在城市污水處理領域廠網一體的PPP模式將在項目的新建、改擴建和運營中大力推廣,項目補貼、貸款貼息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將會推出。
PPP模式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縮寫,將是主要推廣模式,指政府和私人企業之間為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基于具體項目的合作融資模式,適用于具有長期穩定收益的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據了解,目前我國污水處理廠的市場化運作已經是行業主流,但管網的建設、運營仍然主要由政府指定的機構或國企去做。有數據顯示,目前城市污水處理新建污水廠60%都是用社會資本。
推動污水管網市場化的核心目的就是提升管網的建設運營效率。我國的污水處理市場是典型的廠網分離,這就導致部分污水處理廠受制于管網建設滯后,時常會出現設施閑置“吃不飽”的情況。住建部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為82.6%,截至2013年底,“十二五”規劃全國新增配套管網建設任務完成50.5%,新增城鎮污水處理能力完成58.9%。
實際上,管網建設占了該項目投資總額的大頭。資料顯示,長沙岳麓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估算投資約3.8億元;而配套管網一期投資約4.2億元,合計總投資約8.0億元。水務專家、中國通用咨詢投資有限公司董事薛濤認為,管網建設運營是污水處理行業卡脖子的一環,無論新建管網還是老舊管網的更新改造,都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這意味著,的污水管網市場向民間資本開放,目前的污水處理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翻番,管網鋪設相關設備市場也將擴容。
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污水處理行業,與其相關的泵閥產品獲得了良好的發展。而如今兩部委推進污水管網的市場化運營又將給管道泵這個行業子產品帶來新的生機。隨著我國的不斷發展,國民收入的增加,不銹鋼材料這種“綠色”材料不斷進入各行各業,不銹鋼管道泵也因此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比起普通的污水泵,因其耐腐蝕,使用壽命長,重量輕,可以實現100%回收等優點的不銹鋼管道泵更受用戶喜愛。
我國管道泵產業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可以預見,未來以不銹鋼管道泵為代表的泵類產品在政策、市場等多方刺激下將不斷前行,將帶動整個產業鏈向著一個更高、更加井然有序的市場前景。